目录
法学研究
爱德华·柯克的普通法思想及对“法治中国”的启示 马玉丽;1-4
中西法治文化差异——从《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谈起 唐国育;5-6
发展面向现代化的社会主义文化研究 杨玉静;7-8
形成法律信仰的若干思考 刘紫涵;9-10
英国脱欧的法律影响分析 叶芬;11-12
论宪法信仰 詹明;13-14
宪法和法律委员会的宪法保障职能研究 刘玉彪;15-16
宪法的权威和生命力在于执行 李帅;17-18
经济法的社会责任原则分析 兰孟晗;19-20
公共利益保护的法律限度研究——基于经济法视域 李南萱;21-22
劳动法适用范围存在的问题与完善 肖泉仔;23-24
法制园地
加快军民融合下国民经济动员立法的意义 刘瑞强;25-26
我国家庭教育立法研究述评 张露萍;27-29
《快递暂行条例》研究 王乐;汤斯程;孙徐新;杨振;30-31
论私家侦探制度在中国的可行性 朱峰;32-33
浅谈入室盗窃案件勘查中现场保护机制的构建 兰建平;34-35
浅谈离婚损害赔偿制度 农祖国;36-37
浅议我国个人信用制度建设的现状、原因与解决路径 刘铭杰;38-39
恶意民事诉讼的法律规制 程爽;40-41
环境公益诉讼背景下的行政赔偿责任与民事侵权责任之竞合与处理规则探索 黄霁隽;42-43
知识产权相关的不正当竞争行为及其规制 高美娜;44-45
刑事专家辅助人制度存在意义研究 陆春晖;46+57
法律经纬
危险化学品水上运输法律适用及致环境污染法律问题分析 曾向军;47-48
特殊防卫的界限问题——以个案为视角 张孝柏;田昕;49-50
看守所检察中维护在押人员合法权益的问题和对策 李鑫;51-52
动物致害侵权责任的法理基础——以动物民事主体资格构建为视角 朱荣;53-55
以按摩服务为名实施的盗窃案件分析 陈长明;56-57
药品虚假广告的成因与打击对策 丛树德;高正杰;58+60
对寻衅滋事中殴打、毁损行为主观目的的认识——崔某某、李某某等四人寻衅滋事案 李维维;高迪;59-60
涉及传销活动刑事犯罪案件的分析研究——以T市H区办理涉及传销活动刑事案件为视角 董磊;孙旭;61+67
淘宝信用评价体系下的不正当竞争行为——以“好评返利”行为为例 林绿宜;62-63
略论自然资源权属争议解决机制的完善——兼谈一起山林权争议纠纷案 邱春生;64-65
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纠纷再审检察建议案的分析研究 郝永洁;66-67
经济与法
信托合同之辨:诺成合同还是实践合同 许孟冉;68-69
私募股权投资中对赌协议的法律问题分析 李玉芳;70+72
股权众筹融资的法律风险问题分析 孙健芳;71-72
建设工程居间合同效力问题研究 巩金梦;马恒;赵磊;73-74+86
保险人建议义务于我国保险立法上的正当性探讨 李娟;75-76
普惠金融背景下互联网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研究 邢琳;杜兴涛;高淑珍;77-78
恶意透支型信用卡诈骗罪“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的认定——以贾某某信用卡诈骗罪、邓某某信用卡诈骗罪为例进行分析 边小娟;79-80
税收公平原则与个人所得税法改革 王月;王磊;81-83
有限责任公司股东表决权回避制度研究 丁文辉;84-86
董事责任保险制度和民商法的冲突与协调 高云;87-88
浅谈商品房销售的欺诈现象及法律规制 孙玉国;89-90
司法天地
新刑诉视野下检察机关的机遇与挑战 王玉双;91+93
探索在司法体制改革背景下基层检察机关提升检务督察工作效力的途径 徐小琦;92-93
完善检察官职业保障制度研究 符亿鸿;94-95
关于检察机关职能转变的研究 倪一宁;夏佳月;苏比努尔·艾尼瓦尔;孙月华;薛涵;96-98+106
法律援助案件质量标准问题研究 林建才;99-100
探析检察机关开展未成年人犯罪预防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宋斌;101-102
刑事诉讼中的瑕疵证据研究 施妍娜;佟开春;陈福乾;103-104
论批捕案件中对合理怀疑的排除 沙帅;105-106
近三年不捕案件情况分析——以某基层检察院为样本 贾玉欣;107-108
新媒体时代涉检网络舆情特性分析及对策 刘洋;109+113
非法集资案件的庭审模式探索——以李某某非法集资案件的“讯、证合一”模式为例 朱梁双;孙志鹏;110-111
检察机关经济犯罪不起诉案件实证分析——以T市L区为例 王伟波;112-113
政法论坛
美国-印度核协定的签订及其影响 刘小美;黄军甫;时春荣;114-116
推进国家安全的法治保障 王蛟;117-118
网络时代公民政治参与问题探析 赵淼丽;119-120
当前基层社会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之理性审视 严方豪;彭伟;121-122
地方政府事权的法理基础与宪法结构探究 赵宁;123-125
转型期社会组织成长与现代国家治理——基于中国逻辑的分析 许强;126-128
社会治安管理机制的法律适用问题 赵耿;129-130
浅析集体腐败的基本特征与类型划分 吕瑞;131-132
基层纪委如何主动发现线索 蒋霞;133-134
长江中游城市群行政执法协作研究——基于行政执法责任制视角 李灵杰;135-136+152
盐城市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公共服务的实践与思考 卞海霞;137-138
社会观察
渐进决策模型视角下的我国社会办医政策 刘少华;139-140
“土味”亚文化场域构建下的价值排斥与认同——基于AcFun弹幕视频网站“土味社区”的观察分析 郭哲一;141-142
基于物业缴费视角的社区成员公共意识的分析 侯欣然;143-144
系统视角下对社区精神康复服务体系的分析与思考——以某精神病患者危机个案为例 叶倩怡;145-146
存在主义心理学视域下的个体孤独生存状态的超越 叶钦;147-148
浅谈我国“互联网+”时代下网络募捐存在的问题 董一彬;吕梦园;149-152
浅谈家庭因素对校园暴力的影响 李春梅;张瑞爽;153+157
论我国校园暴力的成因及其预防 陈逸雪;154-155
校园欺凌防治比较研究——以美国、日本为例 刘瑾;杜颖;156-157
家庭暴力与少年犯罪的社会学探究 郭秋娟;158+170
大学生校园贷行为的心理探析和对策研究 张月;胡振明;159-160
管理视野
新时代基层检察工作转型发展的路径探析 侯亚军;袁子靖;161-162
基层检察院检委会工作的主要困境与发展路径 张万青;163-164
实现新媒体与检察工作良性互动的思考 张国芬;165-166
以吃穿住行用为切点浅析检务保障存在的问题 杜师帅;杨茜;167-168
以提高以文辅政能力为重点 不断强化检察政务管理水平 王秀汉;169-170
关于司法改革背景下基层检察院控申部门困境的思考 李兆欣;171+173
司法警察工作如何适应新形势要求 吕同杰;172-173
探索如何提升检察机关公务车辆管理质效 战洋;174+177
“创新型”党支部示范点的创建与探索——以常州工学院机械与车辆工程学院教工第二党支部为例 曹霞;冉育彭;刘爱华;糜泽敏;175-177
高校重点部位廉政风险防控研究 吕丹丹;178-179
以“增添正能量”为价值取向的离退休人员管理 王江华;林宗军;180-181
教育文化
深刻认识普法教育在依法治国进程中的战略意义 潘吉山;182-183
教育公平视角下高校贫困学子思想资助模式与机制研究 陈拳;徐登献;184-185
以“青年之声”平台为载体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研究 赵文凯;王雪;孟奇恺;186-187
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应对措施研究 张微娜;188+201
“政产学研用”协同育人的耦合机制建构 龙春阳;189-190
法学本科《刑法学》课程实践性教学现状与反思 高诚刚;191-192
本科高校会计专业经济法学教学内容困境与选择 王永祥;193-194
“教、学、练、战”教学模式下公安专业刑法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李美荣;贾清波;195-196
“互联网+”环境下高职院校法理学课程实践教学研究 孙丽虹;张东华;王向英;阎惠英;197-199
高职院校师生共同体构建路径研究 李璐;200-201
论理工科高职学生法律素养提升的对策 高瑜;202-203
传承苏区精神 培育新时代好干部——以江西赣州创新干部教育培训实践为例 黄彩霞;204-205
学术前沿
越境打击恐怖犯罪的法律现状分析 高习智;206-207
互联网打车法律问题探究 解志雨;208+236
论我国涉外网络侵权法律适用规则的完善 许王祥;209-210
议环境民事侵权的救济途径 尹玮泽;211-212
关于法律文件对“继承”的不当使用的辨析 王春英;刘超;213-214
从世博安保任务看武警在重大临时警卫勤务中的武警法适用 赵楠楠;215-216
国有企业家职务犯罪侦查对策研究 谢萌;217-218
从印章印文阶段性特征谈印文鉴定分析 李林燔;巢开;陈登科;219-220
浅析痕迹检验技术在刑事侦查工作中的应用 解周彤;221-222
我国黑社会性质组织罪的立法变化与完善 简颖慧;田建鑫;223-224
新形势下黑恶势力犯罪的刑事治理策略 虞珺婧;225-226
理论新探
马克思生态思想及当代价值 夏爱君;杨松;227-229
“阿芙乐尔”号开炮的历史必然性 雷石山;230-231
西汉盐铁专卖的背后:分工的停滞 高永沛;232-233
略论公民教育权义观——公民身份的法哲学视角 刘杰;234-236
浅谈绿色发展理念对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发展及意义 陈琳;237-238
大数据时代网络隐私基本概念的分析与比较 赵丽楠;徐静柳;宋慈;邢梦宇;239-240
刑法谦抑性视角亲属相犯行为的定罪量刑研究 孙广坤;241-242
刑事侦查程序下的错案成因探析 周蓓;243-244
贪污受贿定罪标准研究 张立果;245-246
浅述公证告知义务 张颖;247-248
浅谈我国未成年人的网络安全保护 肖姚;谷松岭;249-250
《法制与社会》征稿 251